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国际知名学术期刊《自然》最新发表一篇神经科学论文发现,人脑对熟悉和陌生语言的声音会有相似的反应。这一研究结果实证了语音感知的跨语言共性,有助于人们理解大脑如何处理语音,并有望指导今后的语言学习和康复的方式。
该论文介绍,所有口语都有一些相同的声学-语音特征,如元音和辅音,但这些声音组合成词的方式却各不相同。此前研究发现,大脑颞上回区域在语音感知中起到关键作用,但并不清楚颞上回处理熟悉和陌生语言的方式是否一致。
在本项研究中,论文通讯作者、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Edward F. Chang和同事及中国复旦大学合作者等一起,招募了34名讲西班牙语、英语或普通话的受试者,并在他们聆听母语语句和陌生外语语句时记录了他们的脑活动。
本项研究成果的相关示意图(图片来自论文)。施普林格·自然 供图
研究人员发现,此次研究的大部分脑活动都来自颞上回,而且对于熟悉和陌生语言具有相似性。不过,在听到一种已知语言时,脑信号对于词汇相关特征的反应会增强,如词边界(词头和词尾)和词频。在讲西英双语的受试者中,这些信号对两种语言都会增强。
论文作者认为,他们这项研究结果表明,虽然大脑处理不同语言的基本语音的方式相同,但经验能将这些语音组合成词。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学一种新语言很难:不仅要听辨声音,还要学会如何组合它们。他们提出,后续进一步研究,应探索在其他脑区以及对音乐等技能是否也有类似效应。(完)
热门评论
相关报道
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
- 1墨菲获斯诺克巡回锦标赛冠军 19名中国选手出战世锦赛资格赛32048
- 2最高检:2022年检察机关共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.4万余件26909
- 3“漠南盐池”蝶变“生态名片”:察汗淖尔湿地“颜值”飙升25933
- 4小心气温“变脸” 我国部分地区未来几天降温可达12℃以上20465
- 5中国水稻“一种多收”进展如何?种稻会“一劳永逸”吗?19748
- 6首届“香港流行文化节”将举办约20项活动17287
- 7中国红基会等举办“红气球校园挑战赛” 200余名学生学习急救知识14523
- 8清朗网络空间也是营商环境13011
- 9非遗传承:新疆皮影“背后”有人12074
- 10首届“香港流行文化节”将举办约20项活动12045






